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也受到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关注.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变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它广泛应用于我们生活的各行各业,给我们带来了思维变革、商业变革和管理变革.在科学研究、计算机仿真、电子商务、互联网应用等诸多应用领域,数据库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增长,数据爆炸发生在所有可以想到的设备、应用程序及个体的各个层次上.随着社会的进步,包装设计也在以一发不可收拾之势盛行在各个行业领域.
由于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人机交互已经从单纯的计算机输入/输出技术逐渐形成一门综合哲学、电子科学、人工智能、认知科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人机工程学,以及语言学等多学科相融合的交叉性学科.那么未来的设计将要发生什么样的趋势变化呢?如今的包装设计工作不再是设计者个性的展现和灵感的流露,而是在关注人文与环境的前提下,感性思考,理性设计.
所谓的快速包装设计即没有足够的时间的前提下让设计者有条不紊地进行某种方案的深入研究,挑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具体的方案设想.因此,设计者需要打破设计常规,优质高效地在较短的时间内,草拟一个可俱发展的设计方案.然而这种方法往往存在很多缺陷和弊端:
1)不能深入理解用户需求、分析设计要求、理清设计的内外矛盾;
2)没有足够时间进行立意的构思、方案的推敲与完善;
3)设计成果过于简练,快速设计往往只抓住全局性问题,从而忽视细节问题;
4)设计过程不够理性,方案往往是设计者自我感性因素的反映,缺乏理性分析;
5)设计成果的实用性有待考验,设计成功率较低.
毫无疑问大数据是眼下所有人都在谈论的热点,《纽约时报》就把过去不久的2012年称为“大数据跨界年”一大数据正从技术领域走向了大众化运用.如今,从IT企业发展到快消、医疗这样的传统行业,都在试图广泛收集并高效处理大数据信息以用作未来商业决策的重要依据.简言之,从各种各样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的能力,就是大数据技术.因此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为我们提供的海量信息进行优良包装设计,这样的设计能够催生新市场的萌发,促进市场细分,引导消费需求.那么如何利用好计算机为我们储备的信息呢,人机交互实现了这一目的.所谓的人机交互实际就是一个输入和输出的过程,人向计算机输入指令,计算机经过处理后把输出结果呈现给用户.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促进了信息化向社会经济、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渗透.随着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巧妙结合,计算机信息系统正每天源源不断产生着大量数据,通过相关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大众需求、诉求和意见.然而如今的设计不单单是设计者灵感的爆发,而是缜密的理性设计,因此计算机为包装设计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设计者通过详细的数据分析了解用户需求与市场发展趋势,采取适当方法快速准确的设计出新产品.
用户的行为起始于人的需要,所谓需要是为了减少由于生理或心理上的缺乏而产生的紧张状态的一种反映.需求是需要在客观事物上的反映,其实质是个体为延续和发展生命.
用户需求划分为“显性需求”和“潜在需求”.显性需求是已经事实存在并表现出的需求,能够通过市场观察得知,可以明确描述的需求.潜在需求是指用户虽然心中有明确的意识和欲望,但由于种种因素尚末明确地显示出来的需求,它是朦胧的、没有明确目标满足物的.由于用户的认知水平、社会文化背景、性格等方面的不同,潜在需求往往不能被准确的描述和表达.因此对用户潜在需求的分析要结合设计者的发散思维和对产品的准确理解,通过定性研究进行发崛.
如今的北京包装设计已不再是单纯的外观设计,而是要站在用户的立场思考问题并提供完美的服务,挖掘出用户的潜在需求,为其创造更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