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资源不断投入到社会建设中,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但是,我们也看到,环境越来越恶劣,资源紧缺问题也日益严峻.包装设计师作为创新大军中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应该主动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社会责任.
节约型设计要从源头抓起,不能单单依靠生产方式的设计.笔者认为在节约型设计中,应该让“人”与“物”相互制约,故而从“人对物的作用”和“物对人的作用”两个方向进行思考研究,探索当代中国节约型设计的方法.
“人对物的作用”是指人类通过合理的设计,对当前的不合理生产方式进行优化;而“物对人的作用”是指,通过事物来约束人的活动,包括消费行为,消费心理,从根源上解约问题.从这两个角度想,笔者提出三种主要的可行的途径:系统化的设计方法,模块化、标准化设计方法,以行为为中心的设计方法.
3.1系统化的设计方法
节约型设计必须要在一个系统中才能体现.系统化的包装设计思维与方法实际上是一种从全局出发,整体化的思维方式.“解决全世界的各种交通需求必须依靠一种全面的重新思考,就是要把交通作为一个系统,同时还要重新思考这个系统的每一个组成部分.”系统化的包装设计要求在从事设计活动时,就应该以生命周期评价指标,从原料投入、制造、流通、使用、消费、废弃、回收等多个环节,多方位的考虑,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精确地考察每一个对象,找到处理问题的最佳方法,其显著特征是整体化、综合化、最优化.节约型设计需要从各个影响因素中到一种适宜的平衡和优化,处理个阶段可能造成的相互冲击,不过分强调任何一个单一的因素,充分考虑到包装设计产品与社会系统的相互影响.
譬如,选材环节就应该注意尽量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因为选材不当所产生的有害物质可能会污染或破坏其它材料,甚至人类所生存的大环境,而要弥补选材的过失,我们将不得不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尽且选择易得的、储存量相对较大的材料;选择能耗较低的材料;尽量选择宜加工的材料.当然,最简单的办法也不排除减少原料的使用,这是针对目前出现的过度设计而提出的,目前市场充斥了太多花哨,所谓的多功能的产品,那些牵强添加上去的功能却并不常用,另外也可选择轻质材料.流通过程中最应该考虑的便是包装问题,减少包装的使用,或进行包装的复用措施,借用巧妙的包装结构,充分利用运输过程中的装载空间,适合高效的运输方式.尽里减少使用阶段对环境的影响是最明显的途径,使用更省电、节油、节水等产品,开发更清洁的能源.
系统化的包装设计方法,体现了注重过程对包装设计结果的重要性,是一种设计的哲学观.“由各部分组成的一个系统将随着各部分的变化而最终改变,通过观察一些子系统,我们可以确定一些导致转变的因素”,从而掌控整个设计过程.
3.2 模块化、标准化设计方法
模块化设计就是在对一定范围内的不同功能或相同功能不同性能、不同规格的产品进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划分并设计出一系列功能模块,通过模块的选择和组合可以构成不同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所谓的模块,就是一组具有同一功能和结合要素,但性能和结构不同却能互换的单元,这些单元称为功能单元.而标准化的设计方法,即通过反复优化设计,选择合理的功能、结构单元形成标准件,并利用标准件来组合成多样化的产品.
模块化包装设计相对于传统设计而言,难度较大.首先,模块化包装设计面向产品系统;其次,模块化设计是标准化设计,属于部件级通用件;再次,模块化包装设计程序是由上而下的,它是首先着眼于概念设计而不是现象设计;另外,模块化设计是组合式的,必须充分考虑系统的协调性、互换性和组合性;并且,模块化设计的对象有两个,既可以是产品,也可以是模块;最后,由于模块化设计涉及到拆卸、组合和回收,接口的设计成为模块化设计过程中的最常遇到的难点之一,接口的匹配性直接影响到模块功能的正常实现.
模块化设计是通过对不同的模块进行组合实现以有限的零部件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品种的一种包装设计方法,不失为节约型设计中行之有效的办法.
3.3 以为中心的设计方法
社会创新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不同角色对解决问题的直接参与来提出新的思想和解决方案,这些角色包括最终用户,社会企业家和工作者,地方性机构和公民社会组织等.以行为为中心的包装设计就是相对于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的一种设计方法.日常生活中,我们之所以可以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仍然能够正确使用钳子,力锯等,是因为这些物品在被包装设计出来的时候,设计师已经对它们被使用的行为活动进行了理解,也就是此处提到的“以行为为中心的设计”.
节约型设计可以有效地借助北京包装设计的力量,来引导用户更加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发生,改变使用者的那些对环境不利的消费行为.这种引导可以从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去认识,概括来讲生要包括约束和刺激两种方法.约束,是缩小使用者的选择机会或是范围,使其只有沿着设计师所引导的选择,才可以顺利使用产品的方法;而刺激,则通过产品形态、色彩、材质甚至是声音等来刺激用户,激发思考,从而引导用户行为朝着预定的方向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