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初期都萌生于大脑的创想,将创想概念转化成可视的图形,需要经过草图发想的过程,包装设计也不例外,也就是将抽象概念通过专业能力演化为作品的雏形.
一、信手涂来
爱因斯坦曾说,逻辑可以让你从A走到B,想象力可以带你到任何地方.创意来自包装设计对象的综合信息在包装设计者头脑中的编辑成形,包装设计者的“编辑程序”则是来于日常信息的积累,这其中并非只有与包装设计相关的信息,还有很多个人阅历及关联事物的种种,甚至是一个不经意的视觉残像.联系的内容越多,包装设计者要整合的信息就越丰富,过程也就更复杂,最终会以凝练的元素呈现在画面上.可以说,草图是大量信息与包装设计思考的“策划”与“执行”的最初生发——包装设计者将所有资料在脑中进行“策划”,然后在画面中“执行”整合,把有效的信息与创意元素概括地组合起来,实现在一个画面上.当然这里也包括对文字信息的整合,那些当下无法给出图解形象的内容或深意,都可以直接在一旁注明,以提示还存有的疑惑,及不要忘记它想说明一些额外的什么.
二、无中生有
大脑的非机械运作控制人类活动,灵感就是大脑活动带来的“偶然”体验,创作思维过程中认识飞跃的心理现象,不遵守任何机械程序,受外界环境及自身状况的不确定因素作用,经由神经系统传送,触动包装设计者丰富的体验与反应.手绘草图的过程就是遵循这种自然生理的创作之力,以非机械化的方式支持了创意的记录与发展.这是大脑与眼睛、手,三位一体的相互作用—包装设计者把脑中储存的信息结合最初的想法简单使用手绘出来,大脑再通过眼睛的视觉接收,将概括形态再次反馈为包装设计信息,以便进行二次归整.
三、“刻意”与“随意”
刻意是一种有意为之.而随意则是随感而发.在包装设计创想阶段两者是互为补充,没有一定的刻意,包装设计的功能就无从对应,随意也不能拥有欢乐,创意草图就是在两者之间寻找合适的度.常年养成的手绘能力会自然成为随意的帮手,为记录创意偶然闪过的灵感提供有效帮助,因为手绘行为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了灵感记录的及时性与有效的概括性.而当刻意需要时,随意也就自然被带出,应该是刻意在心,随意在手,因为大脑抽象思考问题时需要借助手的运动来协助思考的深度和延续,使得点与点之间寻找到接续,也让心理得到实在感.
四、偶然与必然
创意的灵感看似来得偶然,不可预知,但其实是能够“筹备”的,也就是在“偶然性”背后有一些必然在支撑和影响它的发生:“偶然”其实是种“必然”的存在,脱离那些“必然”的规律,“偶然”也难以达成.
人们经历的各种不同事件会影响每个人的性格、爱好、行为习惯等,并会直接影响“偶然”生发的频率,同时也会在包装设计作品中烙印出自己的特点.因此随时观察和思考事物的特征、 由来、状态及变化会营造更多创意的土壤,从而逐渐转化成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创意的方式及捕捉灵感的技巧也会成熟起来.世上万物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被深刻记忆,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积累,逐渐构建一种经验判断,将会直接影响创意的质量.这种想象有时会直接性出现,但多数时间则是简洁性出现.积累不需要归类区分,绝不是与包装设计无关就不会影响包装设计,它们都可能成为诱发“偶然”的重要诱因,任何“偶然”都可能成为某个包装设计创作的必然事件,将这种“偶然”有效地捕捉住,手绘草图是最有效的途径.
深以为纸笔与人最亲近,在手绘草图的过程里,每一个创意的细枝末节和灵感的涂抹难以言表的感悟,都会深刻影响包装设计者视觉语言表达的开创性和准确性,有时那些微妙的手绘会超过包装设计作品本身的意义.其中内在的精神往往比表象的形式更能触动人心,每一个作品不仅是北京包装设计者创作过程的“心路历程”,也讲述着设计作品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