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人们在反省中,开始寻找一种基于环境和自然资源可承受基础上的长期健康良性的发展模式。这种构建和谐发展社会的观念在1980年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首次专门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提出来,并迅速引起人们的关注。可持续发展观已被作为中国发展的基本战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体现了社会发展的生态法则,引导人们关注社会,关注人类生活。包装是联系人类生活与生产物资不可缺少的手段。它在保存、运输、销售、消费产品时提供物质保证,促进商品的销售,美化人们的生活。但包装是一种寿命极为短暂的产品,使用量极大,极易垃圾化。据不完全推算,我国每年的城市垃圾中包装废弃物为1600万吨左右,占城市所有废弃物体积的25%,重量的15%。其中一些包装材料难以回收和处理,在环保成为全球热点的同时,我们无法忽视过度或不适的包装对我们环境造成的影响。可持续发展思想影响到包装领域则是生态包装的兴起。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思想以及世界专业学者的研究结论,生态包装设计被定义为:对生态环境不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不造成危害,能循环或再生利用,可促进持续发展的包装物质。这种思想与古代先民们所采用的包装效果是一致的。早期包装采用没有加工或粗略加工的天然材料,并通过物理方式的使用。可以说是取之自然、应用方便、成本低廉、加工简单、回归自然。现代生态包装呼吁,应从选材入手逐步实现绿色包装,于是,为保护森林资源的各种代木材料的开发正方兴未艾。生态竹材与古老的竹包装在多种替代木材的资源中,竹材脱颖而出。这与它先天所具在的优良的资源性质和材料性质是分不开的。竹林分布广泛。据2000年资料显示我国竹林面积约700万公顷,居世界第一位。竹子是多年生常绿植物,生长快,繁殖能力强,竹林资源更新速度快。竹子的纤维排列紧密,整齐,走向一致,力学强度大,劈裂性好,容易加工。如果按照国际单位重量计算强度,则竹材是钢材的3—4倍。竹制品特有的材料质感和触觉感受也是塑料甚至一些木制品都无法相比的。
其实早在新石器时代,竹子就已进入炎黄子孙的生活。人类很早就懂得利用竹子建造房屋,制作各种生产、生活用品及文化娱乐用具,食用竹笋,用竹林避风、遮阳、改善居住环境等。竹材拓宽了人类活动范围,提升了人类生活质量,又不增加环境负担,是可贵的生态材料。竹材在包装上的利用也有悠久的史料可查。“包装”一词在高级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包裹商品的东西,即起覆盖作用的外表、封套或容器,或是特指储藏或运输时用的保护性单元。但包装的发展也曾经历过一个由粗陋包裹、简单捆扎、自然容器到手工制作简单容器的原始包装阶段,这一阶段包装多选用自然材料,简单加工,用后回归自然。
其中就有许多是利用竹材进行的,从中国汉字的演化中也可以看出,例如筐、蓝、笥、箱、箩等这些都是先民用经转移、储运物资的器具。《王祯农书》载:“蓝,竹器,无系为筐,有系为蓝。大如斗量,农家用采桑枳,取疏(蔬)果等物,易挚提者”。笥,用于盛放衣物,汉代还用于存放食品,后演化为箱。竹箩则是农家盛装和运输粮食的农具。另外竹叶也被充分利用起来,这是包裹食物的重要材料,传统食品粽子就是取箬竹叶包裹而成,同时古代茶区人还用箬叶包裹茶叶,能保持茶叶不变质,且具有一股竹叶的清香。这些竹器物虽与现代包装概念有些差距,但可以说他们帮助先民实现了保护物资、转移物资、方便取用的目的,是现代包装的原始阶段、必经阶段,启发了后人对于材料的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竹材包装设计当前为了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提出了一种遵循生态学规律来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活消费的思想,即,绿色消费。它要求人们在购买物品或进行消费时,一方面注意对自身健康的生存环境是否有益,另一方面要有利于保护资源环境。
绿色消费主义提高了整体国民对环保的意识,并带动了企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特别是企业在产品设计及包装的使用和处理方面,努力降低商品包装费用,降低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度,选择其残余物质对环境污染小的材料,考虑包装废弃物的处理。竹材作为包装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直接影响着产品性能的实现和功效的发挥,而且,竹材本身特定的属性和含义,不仅直接左右所包装商品的销售价格,更在认知上影响着消费者对该品牌产品的整体认同和印象。设计师应认真深入地观察竹子本身,分析和研究其可供利用的优秀实例。在设计中应特别注意分析竹材结构中的基本连接方法,包括榫接、滑接、刚接等在竹材包装设计中的最佳应用,研究竹材结构与形态、稳定性的关系等等,努力探索设计新结构形式的可能性,创造出一些结构原理和结构方式独特的包装设计来。传统竹包装采用竹编和原始竹节,多为物理性处理,化学加工少,对环境损害小,并保持了竹材特有的质感美,现在也颇受关注。
例如,中国竹编之乡四川青神县最早开发的实用性竹编就是竹包装盒。现在青神县的竹编包装已十分受外商的欢迎,至2001年10月青神某竹编厂已向美国、日本出口竹包装制品近50万件。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通过压合、胶合等工艺实现了高效、高速制版成型的自动化生产技术的成熟,使竹材可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发挥作用,适应不同的包装形式。如,现代竹胶板与其它材质的框架组合,运用于大中型产品的运输包装,其重量及价格均优于纯木材包装。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竹包装的巨大商业发展潜力,纷纷着手开发竹包装产品,如餐盒、月饼包装盒、茶叶包装盒、酒包装盒、其它礼品包装等。
尚唐认为设计人亦应积极研究竹材这种易降解可再生的传统材料,通过各类竹材产品的设计唤起对环境问题的反思,加强人与环境的亲近感,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在设计中对竹材我们要尽可能进行单纯化处理,尽量少地消耗能源;结构上也努力地进行简易化地处理,加工制作轻量化,直接减少竹材的用量。在造型设计时我们要尽可能竹材能自身材质肌理、特性和结构来完成产品包装的设计,并尽可能少地应用辅料,如油墨、粘合剂、漂白剂、染料、覆膜等。同时要加强对竹材材料与现代工艺的研究,将传统的材料、文化语义与现代生产工艺有机地结合,探索不同竹材、竹材不同部位、不同物理状态下的开发利用可能性,致力于创造便于使用又清新质朴且品味高雅、美观时尚的真正为消费者喜爱的包装设计。
人们在绿色消费意识的驱动下,包装简单的产品受到推崇,与环境自然协调的材料受到青睐。这种有修养的消费方式将深刻影响人们对于生态、环保的意识,影响企业的生产、原材料的选择以及人们的消费,它最终将促进物质的良性循环。作为传统易降解可再生材料,竹材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绿色资源。竹子作为亚洲独有的资源具有明显的东方民族特征,分布广泛,具有很强的产业化特征和文化内涵。竹作为四君子之一,其高洁的品格及优雅的风韵为其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含义。从古到今,竹在人们的生活中就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经过了现代技术处理后的竹材,与现代的设计理念和加工工艺相结合,竹材必将迎来更加广泛的应用空间。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绿色消费意识的深入人心,技术的不断进步,必将大大促进社会对于生态竹材的广泛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