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形式时尚、贴近大众
当代设计中红色文化的应用体现出独特的当代时尚性,主要体现在由反传统价值核心造成的
精神抽离,即通过传统红色符号语义的抽离标属反传统形式。给予图形、图像与传达主题自身以
矛盾性,达到新奇、娱乐的效果。这一过程与青年群体的审美认知方式及思维方式的吻合是塑造
大众时尚性的基础。在展示设计过程中以传统红色文化符号为视觉要素,结合现代设计手段和思维方式将传统转化为现代,其中包括传统的图形、字体、色彩、编排。红色文化符号的表现形式和应用领域随社会发展不断扩展,从传统的衣帽、书籍、海报、背包、鼠标垫、杯子等生活用品延伸到许多领域,甚至连红色摄影也成为青年男女追捧的对象。红色文化设计以从原始的政治宣传转化为市场文化,逐渐形成品牌效应,建立产业链。
3 “红色文化”符号在红色文化宣传中的设计方法
3 .1借用原始形象
借用红色文化符号中的原始形象,经过现代设计手段对其进行重新编排,使其符合视觉传达
特征的同时保持本源状态。设计手段较为单纯,相对写实。如CD包装设计(如图1)采用了毛泽
东、工农兵等原始形象,赋予其新的设计载体,转变传达目标,从原始的政治目的转化为文化宣
传(如图1)。使其不仅单纯作为一种符号体现红色特征及红色符号的当代时尚性,更抽象为一种时代精神,成为单纯、热烈、激进、信仰等积极情调的象征。
3.2 结合图形创意
结合图形创意,以现代设计手段对红色文化符号进行再设计,使其在视觉特征上更具备现代
感,这种被改变过的红色符号更容易吸引受众注意,并贴近当下审美特征。经重新创意加工后,
原本严肃的政治感更多地被时尚感代替,并在一些作品中体现出轻松的娱乐性和戏谑性。以传统与现代、严肃与活泼之间的矛盾冲突制造视觉体验吸引受众,达到宣传效果。在运用过程中,应
根据设计主题合理、适度进行再设计,避免哗众取宠。如图2招贴设计,对红色文化符号进行重新构图,得到不同的视觉感受,依靠手部特写加强民主政权的大集中,使信息传达更明确,达到准确、简洁的视觉效果。
3 .3融合其他艺术形式
将红色文化符号与其他视觉表现形式相结合,扩展红色文化的表现方式,结合肌理表砚、卡通创意、色彩设计等设计手段,对原有形象进行颠覆,使之成为新形式中的一部分。这种方法带有较为明显的试验特征,探索视觉形式在组合方式和表现方法上的多种可能性,丰富红色文化符号的视觉效果,贴近大众审美。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即便离开平面展示设计的功利性,设计实验本身也可作为一种形式探索,带有较强的艺术试验性,即图像本身的设计更多集中于艺术语言和形式表现上。如图3一3将传统的工农兵形象与现代卡通形象相结合,同时辅以电脑合成技术,形成传统与现代相互碰撞的视觉效果。
3 .4使用红色文字
红色文字在符号表砚中具有鲜明的典型性:一是文案本身的红色政治色彩,如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向雷锋同志学习等。二是字体形式上的典型性,多以夸张的黑体、粗壮的宋体进行传
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此类字体的使用需与特定的“红色”样式搭配出现,共同构成传达过
程,强化“红色”特征,单独使用往往效果不明显。“红色文字“的运用在平面设计中起到较强
的装饰作用,往往以明确的线条、鲜明的色彩和特定字体样式加强画面视觉效果。
4 红色文化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前景
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平面设计也拥有了越来越大的创作和想象空间。近年来,创意产业的
发展使设计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国际化、多元化、时空化和地域本土化,找到自己独特的设计语言并形成品牌效应。生长于70、80、90年代的新时期青年群体逐渐成为消费主要人群,主导消费方向和大众审美观念。这一批年轻人具有恩想开放、追求钊生、善于表现、乐于猎奇等心理特征。
5、小结
目前我国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发展时期,多种思想和文化相互融合,使得意识形态领域更加
独立、多变。差异性也在增强。“红色文化”是一种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有着坚
实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接受范围。继承和发扬“红色“传统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谐有着重要意义。红色文化的平面宣传是围绕“红色文化”展开的设计与推
广,积极发扬优秀的革命传统。向上的“红色”文化理念。运用平面设计的视觉语言,把文字、
图片、颜色与形式合理进行排版组合,生动地、直观地表达主题。红色文化北京平面设计,有利
于弘扬红色文化精神,促进文化繁荣,有利于加强人民的民族意识,唤起人民的文化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