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一项体育界的国际盛会,它代表着和平,代表着友谊,犹如一个大花园一般,各样花朵争奇斗艳,反映出了当今世界全球各国在大时代下的多样化和日益强盛的发展势头。奥林匹克会徽作为一种具有非常鲜明象征意义的图形语言,直观、简洁地向人们展示出举办国家的体育精神、文化内涵和国家特征。要正确地认识和分折奥运会会徽,我们要从标志设计的角度来进行对比和分析。
让我们一起看看奥林匹克运动会标志设计的发展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一项国际体育盛会,它代表着全世界各地不同人文,地理,历史文化方面的大汇聚,大交流。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会徽很鲜明地反映了每一届,每一个举办地的民族特征,地域特征和文化特征。本文将以往届奥运会会徽的发展情况至今,逐步分析奥运会会徽的发展进程和发展趋势。
爽运会会徽的历史
奥林匹克运动会徽最早可以追溯到1896年第一届雅典奥运会,由于当时的社会形式和科技限制,第一层雅典奥运会其实是没有会徽的。但是考虑到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世界第一项全球性的盛会,雅典奥林匹克委员会还是请入往奥林匹克运动会申清报告书上绘制了一幅手上持有橄榄枝的雅典女神的画像。这幅画像上雄伟壮丽的雅典卫城,极具雅典特色的石柱,以及印有希睛文的古朴石碑,无一不体现出了浓厚了古希脂地域特征。雅典娜女神作为古希腊神话中智慧和勇气的化身,被绘制在这福图案中,也体现出当时的雅典奥林匹克委员会对奥林匹克运动会寄予的希望。
1870年“昔法战争”中,法国战败,而后经济得到一定的复苏,但是仍然还未羌全摆脱战争的阴影,在1900年的法国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女性踏入了奥林匹克这个国际性的盛会。1900年的法国巴黎奥林匹克运动会首次出现了正式为奥林匹克运动会做宣传的海报,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标志设计概念比较摸糊,依然是彭专海报为主的标志形式,海报中的女性骑士手持三件法国传统兵器,守良直观地体现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女性正式进入奥林匹克的标志。
此后从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第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到1920年比利时安特卫普第七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林匹克会徽始终是以海报的形式来进行,没有一个完整的、统一的、具有代表性的奥林匹克会徽。
直到1924年法国巴黎第八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才有了奥运会会徽的标志设计,正式出现了盾形和航海船只相结合的首个奥运会会徽。这是法国继1900年,第二次举办奥运会。1900年至1940年,法国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洗礼,社会局势还未稳定;因此,作为首个奥运会会徽,其外形采用的是巴黎城的盾形,具意指战后的休养生息和顽强的体育精神。会徽内是一艘乘风航行的帆船,
意指欢迎来自海外的世界各地的人们;帆船伸出的五个船桨,就好比五大洲的人们共同推动奥林匹克运动会。1924年国巴黎奥运会会徽,是奥运会会徽史上迈出的第一步,为以后的奥运会会徽的设计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借鉴。
之后的1928年荷兰阿姆斯特丹第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至2012年英国伦敦第三十届奥运会会徽的发展始终呈现的是具象化,直接化向概念化,鲜明化,多样化相转变的趋势。其发展的轴线呈现平稳的递增趋势,始终是沿着一套固有化的模式。79世纪初期由于科技和社会的限制,奥运会会徽的色彩和形式,只能是平面内单一的色彩和简单的线条,经过一届一届的传承,这种单一的色彩构成和简单的平面线条元素构图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固有的模式.似乎奥运会会徽就应该是遵循着这一条设计路线一直走下去。这种情况导致了奥运会会徽后期设计发展缺乏多样性和灵性,更多的改变只是图形构成元素所代表的最主要的文化特征和地域特征,会给人一种理念上的桎梏,如果不打破这层桎梏,那么奥运会会徽始终还是会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
2016年巴西里约热内卢第三十一届奥运会会徽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在继承和延续了传统奥运会会徽的基础上,打破了由单一色彩和简单平面线条元素构图的桎梏,利用色彩的明暗渐变,图形构成的互相穿插,赋予了奥林匹克会徽空间感。
奥运会会徽发展历程
早期的奥运会会徽分析
1896年第一届雅典奥林匹克运动会至1920年比利时安特卫普第七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奥运会会徽的萌芽时期,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科技手段的限制,人们对于奥林匹克会徽里要性的认识还处在一个未知区域,然而现阶段最主要的表达方式还是通过宣传海报,表现形式也是沿用传统的写实主义手法,着重于某一时代某一特殊人物或者事件作为创作背景。构成元素上采用了传统海报的繁琐元素,诸如宣传的内容,地点,时间等。18世纪兴起于罗马的新古典主义运动和19世纪8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新艺术运动对奥林匹克运动会早期的宣传海报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新艺术运动强调的是“回归自然”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线性化的抽象,以达到一种富有韵律的美感。1900年第五届世界搏览会在巴黎召开,同年第二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也在巴黎召开。作为新兴的世界大型活动,世博会的光芒己经超过了奥林匹克运动会,所以1900年第二届奥运会的宣传海报所选用的色彩扣构图更偏向于世博会的风格,海报上的穿着骑士恺甲的女子则令海报显得更加简练和利落。与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宣传内容一样。1900年第二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宣传内容上同样出现了一位女子,强调了女性已经正式进入了奥林匹克这个大家庭里,
中期的奥运会会徽分析
1924年法国巴黎第八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至1960年意大利罗马第十七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奥运会会徽发展的重要时期和里程碑式的起点。
1924年法国巴黎第八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出现了奥运会会徽史上的第一个正式代表奥林匹克运动的标志。19世纪20年代在欧洲地区出现了早期的装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在当时受到古代装饰风格、早期艺术、简单的川司外形等冈素的影响,在设计上继承了新艺术运动中利用“自然界”等一些具有曲线的优美线体所构成的图形。1924I年法国巴黎第八届奥运会会徽外形采用巴黎城为主体的盾形外形,将自然和曲线完美结合,内部则是一艘简单线条构成的帆船,帆船与海水的分割线,恰到好处地分割在了整休图形的3/4处,画面比例十分完美。会徽中的文字字形多采用柔美的曲线笔画,会徽整体多采用曲线构成,很直观地表现出装饰艺术运动的风格任会徽中的体现。
1913年,奥林匹克运动的标志设计-奥运五环。并彼收录入《奥林匹克宪章》内,奥运五坏的诞生不仅代表了奥林匹克运动有了真正,完美诠释自身体育精神,人文价值,世界价值的符号,而且给以后奥运会会徽的设计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所化表的团结,公平,公正,友谊的体育精神,一直被延续至今。
1932年美国洛杉饥第十届奥运会会徽上首次出现了奥运五环的身影将奥运五坏与奥运会会徽相结合。此后从1932年美国洛衫矶第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一直到即将举办的2016年里约热内卢第三十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五环作为奥运会会徽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将会一直伴随若奥运精神,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
19世纪20年代兴起的国际主义风格对这一时期的奥运会会徽的设计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第二十一届奥运会会徽,创意沿自奥运会的颁奖台,并结合中袖对称的手法将圈形进行对称处理,采用了简单的线条进行构图,我们还可以从主图形中看出采用了攀特利尔中M的抽象元素,并与奥运五环标志进行了很好结合,国际生义风格可以从中得到很好体现。
1984年美国洛杉矶第二十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美国洛衫矶举办,这是美国第三次举办澳林匹克运动会。同一个国家的三次举办,三个不同时代的奥运会会徽,更便于我们分析奥运会会徽的发展。从1904年的美国圣路易斯第三届奥运会依然采用海报的形式,到1932年美国洛衫矶第十届奥运会第一次正式,规范化的设计奥运会会徽,再到1984年美国洛杉矶第二十三届奥运会采用的后现代设计主义风格。
从第一个奥运会会徽的诞生到现在,经历了漫长了岁月,期间受到过各种时代因素,科技因素,各类设计风格,潮流趋势的影响,一代代的变化,一代代的进步,不断地将奥运精神透过这一个个小小的会徽所传递给大家。每一个小小的奥运会会徽承载的不仅是奥运精神,更是我们拼搏向上的希望。我们的设计理念在不断进步,我们的设计风格也在不断进步,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只有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尝试优秀设计理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糠,不断地创新出符合时代特征的设计理念,才能让奥林匹克会徽不断地进步,才可以做出好的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