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标志与多形态标志作为未来标志设计的发展趋势,都是对传统标志设计理念的突破和设计方法的创新,同时它们在传播媒介、传播特点以及表现效果上又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达到不同的视觉表现和信息传达效果.
1、传播媒介不同
印刷技术的提高、数字媒介的日益成熟、消费心理的改变等因素为动态标志和多形态标志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随看视频、网页、多媒体及LED使用的日益普遍,为动态标志的实现提供了技术和传播媒介,不同于传统静态标志,在新技术的带动下,动态标志将各种图形、文字以及声音元素相融合,为方寸之间的标志注入不断运动的能力量,然而这种独特性依赖于特定的传播媒介,一旦离开了其存在的载体,动态标志就和传统静态标志一样,失去了它独特的优势;而多形态标志的传播效果却可以不受载体的局限.在不同的媒体、环境之中呈现出不同的视觉形态.
2、传播特点的差异
从传统媒体到数字媒体的传播方式的转变,必然会使标志形成其独特的传播特点. 动态标志在设计上充分调动了人的感官机能,使标志与人之间进行交互式的信息交流,实现了受众与媒体的双向互动,让标志更具有视觉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表达出更多的企业形象内涵,加快了视觉信息传达的时效性;而相比动态标志,多形态标志的传播表现出更多的灵活性、可持续性和适应性的特点,在传播的过程中,它不但可以用一系列的视觉符号全面灵活的传达企业文化理念,而且还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发展不断的加深和完善品牌标志内涵,其中典型案例如加拿大OCAD艺术设计大学的视觉形象;每一年标志的特定窗口都是进行重新设计的,不断的变化和积累的标志视觉形象,显示出学校创意和文化的发展历程.多形态标志的这种可持续性和独特的延展性,是它区别于动态标志和传统标志的一大优势所在,然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尽管多形态标志拥有一系列多样的形态,但是受众是不可能全部接触到的,这也是多形态标志在传播上的局限性.
3、表现效果不同
用精练的现觉语言明确的传达信息并且易于识别,是标志设计的准则,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传播的便利,标志设计的趋同现象也越来越多,如中国特色式的标志设计,呈现出清一色的水墨、飞白的表现效果,这种现象降低了标志的独特性和识别性,忽略了标志设计的根本目的,直接影响到企业、品牌的利益.因此,标志的表现效果必须独特而鲜明,使人能够快速识别并且过目不忘.
动态标志以新娱体为载体,图形呈现出时间和空间的反复连续,创造出了一种活力动势、光彩夺目的视觉语言,取得出奇制胜的艺术表现效果,能够在第一时间引人关注,使受众印象深刻;多形态的标志设计打破了传统标志设计理念中标志图形的不可变性,在设计中突坡标志固定的图形和色彩,注重整体性、系列性,注重标志内部结构的韵律,运用相关视觉原理,赋予标志图形多样化,使其在视觉上产生极具趣味变化的同时,又能保持标志整体效果的统一.
4、动态标志与多形态标志的相互转化
信息化时代的动态标志传播基于新媒介而大放异彩,然而传统媒介依然是视觉与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当动态标志需要在纸质媒介上传播时,通常有两种方法:其一,截取动态标志的第一帧画面作为在纸质媒介上传播的核心视觉形象,这时的标志就和传统意义上的静态标志一样;其二,截取动态标志的多个关键帧,形成一系列的静态标志,这时候的动态标志就是以多形态标志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方法不仅保留了标志的动态化和多样性,同时也使它的传播广泛适于各种媒介.同样,多形态标志在运用到数字媒体的时候,通过连续播放或渐变动画的形式将多形态标志在时间和空间上动态化,也可以充分发挥和融合多形态标志与动态标志的优势,为企业或品牌形象提供更有力的竞争力.
动态标志和多形态标志都是标志设计类型中的横向延伸,它改变了我们曾经固守的传统标志的设计观念,为来来的标志设计指引了一种创新思维的模式和探索精神.寻找动态标志与多形态标志的异同点,发现它们在设计应用上的优越性和局限性并取其精华,有利于标志新设计形式的创造和多元化的发展.但是,无论是动态还是多形态,都仅仅是标志设计的表现形式,忽略了任何形式下标志的功能因素,都只会造成设计目的的迷失,因此,探寻北京标志设计的未来发展,不能仅仅拘泥于形式上的创造,功能性、识别性,更好的服务于品牌对象依然是标志设计不可忽略的重要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