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对标志设计都不陌生,在经济信息文化告诉发展的今天,无论是用于公众和社会活动的公用标志,还是用于商业性质的商标或是有关专利的专用标志,都可谓是无处不在.标志设计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吸收、运用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面对国外各种思潮的冲击,完全背离传统是不可取,对西文设计形式盲目接受、生搬硬套,简单的挪用复制或拼凑那将会丧失本民族文化的低线和个性.林语堂先生有一段话精彩的论述了中西方艺术表现对象的差别,很有味道:“中国艺术的冲动,发源于山水,西洋艺术的冲动,发源于女人”.“西人知人体曲线之美,而不知自然曲线之美;中国人知自然曲线之美,而不知人体曲线之美.”
中国造型艺术多讲求哲学.儒、释、道三家交融互补的文化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艺术家的生命历程和艺术创作,尊儒者追求入世,重写实;而坎坷之士则言佛,超脱尘世,艺术创造具有主动外拓意味,轻执着,重通脱,轻理性,重感性的“天人合一”的“自足”世界,不求形似求神似,追求抽象的意蕴,“顿悟”、“渐修”突破焦点透视和固定光源的明暗造型之法,创造了散点透视和线描塑造形象.作画大胆取舍,保留最能表现物我精神气质的形象特征.采用平远式构图,留下大块空白,形成绝妙的空灵感,给欣赏者留下想象与再创造的空间,达到物我两忘的艺术境界.而西方艺术以入为表现主题,强调再现、求真,吸收科学成就来塑造真实的艺术形象,强调人对客观自然主宰的地位,往往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处于分裂与对立的关系中,进入“天人相胜”的境界.中西文化之精神沿着各自不同轨迹不断地延续发展,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存在着重大的差异,正因为这样,才会有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
世界文化的共融性,多元化是建立在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文化差异性的基础上的,通过直观可感的形式传递着人的精神力量、意念和情感.近些年来,国内设计界的有识之士对如何继承民族传统文化,拓展当代标志设计语汇容量,进行了不懈的理性探讨和卓有成效的艺术实践,他们在各自的设计作品中着重强化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主动向传统艺术与文化中吸取养料,最终找到了设计的橄揽枝,使其设计的作品定准了坐标..以美国万宝路香烟为例,在世界知名品牌中,无疑是知名度最高和最具魅力的国际品牌之一.不论你是否吸烟,万宝路标牌中那个精明强干,饱经风霜,荣鹜不训的牛仔形象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牛仔形象是万宝路的代言人.整个标志以Marlboro字体设计为焦点,形成金字塔型构图,以原始的红色为基准,表现出以入为本,并能成就青年入的报复与梦想.红色块形成的三角形,寓意世界的顶峰,与“Marlboro”文字相映衬,更有一种挑战极限,完善自我的精神.从标志整体来看,形成长方形,使人感觉到美好家园的大乡村景色,耳边不时的萦绕起那甜美动人的乡村音乐,迎合了人们的情感和精神的需要,令人感到亲切与美好,从而使它能有亿万的拥护者.其力量是理性的语言永远都无法比拟的.整个标志运用以小见大的艺术处理手法,以简练而精巧的设计带给人丰富的想象,并赋予品牌无限的生命力.更好、更有效传达了商品视觉信息,体现行业特征,展示企业文化风貌,在沟通人类思想情感,交流文化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中,“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奥运会会徽可谓是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可以作为借鉴的范例,以中国印为载体,极具东方文化特色,在设计领域中可谓独树一帜,蕴含着四项含义:其一是中国特点、北京特点与奥林匹克运动元素的结合,以印章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夸张变形的设计手法,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人的造型同时形似现代“京”字的神韵,蕴含浓重的中国韵味.
标志文化内涵的反映,要求北京标志设计必须找到最恰当的表现语言,表达出该标志的功用,不能只是对信息做一些简单的图解和诠释,应该善于对具象事物加以抽象升华,对抽象事物进行具象的表现和处理.